91UP公务员行测
您所在位置:言语理解表达 > 片段阅读 > 局部精读类 > 词句理解

知识框架

片段阅读从考法的角度来说一共只有三种类型,即概括类、局部精读类和推断类。

其中局部精读类只有三种题型:词句理解、代词指代、细节判断。

核心点拨

1、题型简介

前面,我们介绍过公务员考试考的内容都是考查针对行政生活里存在的问题模型进行处理的能力。

片段阅读,主要考察的是阅读能力,其关键就在于对信息的概括能力和推断能力。在具体考察时,概括能力的考察方式往往体现在选项的陷阱被设置为“概括不当”,而推断能力的考察方式往往体现在选项的陷阱被设置为“推断不当”,这两点正是我们训练的关键。

对于局部精读类的题目,虽然有三类题型,但它们使用共同的解题流程,分为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一些技巧和方法。唯独“细节判断”这一题型在陷阱类型上除了“概括不当”外还增加了“推断不当”。

2、核心知识

第一步:原文关键信息提取

第二步:直接解题或识别陷阱类型

第三步:根据陷阱类型排除错误选项

此类题目一般的对应解法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原文关键信息的提取”,另一部分是“识别陷阱”(此类主要是“概括不当”,“概括不当”又分为六种情况;另一种为推理不当,常出现在细节判断中。)只要理解了解法中的各种情况,同学们就能轻松搞定主旨概括题。

3核心知识使用详解

(1)原文关键信息的提取

对原文关键信息的提取,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技巧(详见超链接),只要熟练掌握了这些方法技巧,同学们就能在解题时迅速捕捉到关键信息。

A、寻找中心句和关键词

a¥中心句

b¥关键词

重要性:如果文段中的中心句不明显或不存在,我们还可以寻找关键词,亦是解题的关键。

(a)重点词语、专有名词、标志性的词语(如:最关键的是、最重要的是、优先目标是、表明了、说明了、强调了等)

(b)情感态度类词语

B、判定材料涉及几重事物:

重要性:判定材料涉及几重事物,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文段涉及的核心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排除关系错误或者以偏概全的选项。

a¥单一事物、单一观点

b¥识别多重事物、观点间的关系:①因果关系;②并列关系;③条件关系;④递进关系;⑤转折关系;⑥对比关系(类比、反比);⑦衬托关系(正衬、反衬)

(2)识别陷阱类型

陷阱类型一:概括不当(三种题型通用)

陷阱类型二:推断不当(多用于细节判断题)

(3)根据陷阱类型排除选项

精选例题

例1:

动态口令技术采用一种称之为动态令牌的专用硬件,内置电源、密码生成芯片和显示屏,密码生成芯片运行专门的密码算法,根据当前时间或使用次数生成当前密码并显示在显示屏上认证服务器采用相同的算法计算当前的有效密码。用户使用时只需要将动态令牌上显示的当前密码输入客户端计算机,即可实现身份的确认。由于每次使用的密码必须由动态令牌来产生,只有合法用户才持有该硬件,而用户每次使用的密码都不相同,即使黑客截获了一次密码,也无法利用这个密码来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

    以下对“动态口令技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用户的密码按照时间或使用次数不断动态变化且每个密码只能用一次
B. 认证服务器在不同时间产生的密码不同是因它使用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
C. 动态令牌上显示的当前密码是用户实现身份确认的唯一有效密码
D. 用户每次使用的密码都是由认证服务器即时算出的,其安全性极高

B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B选项属于混淆是非,由“根据当前时间或使用次数生成当前密码并显示在显示屏上。认证服务器采用相同的算法计算当前的有效密码”可知,不同时间产生密码的不同是因当前时间或使用次数存在不同,但认证服务器每次采用的算法是相同的。其他三项都能由原文推导出来。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习题精炼

开始练习

  学完知识点后就应该进行实战演练了,自我检测中的题目是91UP专家团针对本条知识精选出来的典型题目。题 不在多而在于精,在洞察其万变不离其宗的模式,认真完成自我检测可以事半功倍举一反三。

“词句理解”相关知识点

习题精炼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