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阅读从考法的角度来说一共只有三种类型,即概括类、局部精读类和推断类。
其中推断类分为:排序衔接类和劝导说服类。
劝导说服类又分为三种题型:推上下文、观点态度、寓意启示。
排序衔接类又分为三种题型:文段位置、语句衔接、词句排序。
1、 题型简介
前面,我们介绍过公务员考试考的内容都是考查针对行政生活里存在的问题模型进行处理的能力。
片段阅读,主要考察的是阅读能力,其关键就在于对信息的概括能力和推断能力。在具体考察时,概括能力的考察方式往往体现在选项的陷阱被设置为“概括不当”,而推断能力的考察方式往往体现在选项的陷阱被设置为“推断不当”,这两点正是我们训练的关键。
所以对于推断类的题目,虽然下设六种题型,但考法是一样的,它们使用共同的解题流程,分为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一些技巧和方法。
2、核心知识
第一步:原文关键信息提取
第二步:直接解题或识别陷阱类型
第三步:根据陷阱类型排除错误选项
此类题目一般的对应解法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原文关键信息的提取”,另一部分是“识别陷阱”(此类是两种陷阱类型的结合,一种是“概括不当”,“概括不当”又分为六种情况;一种是“推断不当”,“推断不当”又分为两种情况。)只要理解了解法中的各种情况,同学们就能轻松搞定主旨概括题。
3、核心知识使用详解
(1)原文关键信息的提取
对原文关键信息的提取,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技巧(详见超链接),只要熟练掌握了这些方法技巧,同学们就能在解题时迅速捕捉到关键信息。
A、寻找中心句和关键词
a¥中心句
重要性:中心句即文段强调的核心,常常是解题的关键。
b¥关键词
重要性:如果文段中的中心句不明显或不存在,我们还可以寻找关键词,亦是解题的关键。
(a)重点词语、专有名词、标志性的词语(如:最关键的是、最重要的是、优先目标是、表明了、说明了、强调了等)
(b)情感态度类词语(多用于推断类—劝导说服类—观点态度题)
B、判定材料涉及几重事物:
重要性:判定材料涉及几重事物,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文段涉及的核心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排除关系错误或者以偏概全的选项。
a¥单一事物、单一观点
b¥识别多重事物、观点间的关系:①因果关系;②并列关系;③条件关系;④递进关系;⑤转折关系;⑥对比关系(类比、反比);⑦衬托关系(正衬、反衬)
(2)识别陷阱类型
陷阱类型一:概括不当(劝导说服类题型通用)
陷阱类型二:推断不当——推理不当(劝导说服类题型通用)
陷阱类型三:推断不当——缺乏一致性和段际逻辑不当(排序衔接类题型通用)
例1:
香格里拉,本是佛陀的理想王国。其魅力在于那是一个可以贮放人类梦幻,但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天堂。我们既然将一种美妙的梦幻,当作了实有的存在,并将神性的香格里拉,变成了世俗的香格里拉还认定了它的所在地,那么,我们就应该以藏胞对大自然那种宗教般的意志、虔诚和敬昆,殚精竭虑地去维护它的高洁与神圣。
以上文字最有可能出现在一篇散文中的哪个部分,起什么作用?( )
A. 文头 埋下伏笔
B. 文中 浓墨渲染
C. 文中 扩展联想
D. 文末 咏叹收笔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岳飞保家卫国,饮马黄河,却身死风波,________________,历史便是如此。
此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
A. 秦桧高官显爵,荣华尽享,却名臭千古
B. 屈原忧国忧民,上下求索,却魂归汨罗
C. 赵高指鹿为马,欺下瞒上,却权倾朝野
D. 杜甫风餐露宿,漂泊一生,却万古留芳
把下列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恰当的是( )。
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A. ③①④②⑥⑤
B. ③①②④⑤⑥
C. ③②④①⑥⑤
D. ⑤⑥③①②④
学完知识点后就应该进行实战演练了,自我检测中的题目是91UP专家团针对本条知识精选出来的典型题目。题 不在多而在于精,在洞察其万变不离其宗的模式,认真完成自我检测可以事半功倍举一反三。